近年来,建筑业进行了大整顿,只有那些正规、合法、合格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生存。然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资格考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4个月内全国共通知50多家企业欺诈资质申报。
在建筑资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今天我介绍一些建筑资质的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1.有哪些建筑资质?
施工资质是中国建筑企业取得施工资质的一个门槛,也就是说建筑企业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7号),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情况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应等级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建筑资质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属于建设工程。
二、施工资质有多重要?
1、施工资质,是企业为了承包工程,专门从事工程所需的资质。资质管理要求企业具备人员、资产、设备等方面的条件,同时通过建设主管部门的考核。施工企业申请资质后,证明了自身实力,也具备了参与工程承包的资质。
2.建筑公司承接一个项目,国家检查项目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是在招投标过程中检查施工企业的资质,这是对企业是否有施工能力的简单检查,因为有资质的企业基本上都有施工方面的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
3.作为建筑企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及时完善和规范内部资质标准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市场准入,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
资质证书不仅是企业承包工程的必要条件,也是施工企业证明自己的凭证。
3.建筑资质有哪些类型?
建筑资质有很多种类型,资质等级也有详细划分。建筑资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建筑施工资质、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工程造价咨询资质、房地产资质等。
这些类型的建筑资质也可以分为许多子类,每个建筑资质也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企业在申请建筑资质时需要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建筑企业在申请资质时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取得。
企业处理资质的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1、施工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度。
2018年10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建筑企业资质审批实行通知承诺制的通知》。继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之后,江西、河南、四川、陕西等省也加入了通知承诺制试点行列。
2.资格的电子申报和批准。
2018年9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企业资质电子申报审批通知》,声明从2019年1月1日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受理纸质申报材料,实行电子申报审批。
3.简化申请人的指标。
2018年1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取消建筑企业最低资质标准现场管理人员指标的通知。施工企业首次申请资质时,不再对八大人员指标进行评价。这时候建筑公司在申请资质的时候,就不再需要调配八大人员了。
2018年12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调整工程监理企业甲级资质标准注册人员指标的通知》。从2019年2月1日起,企业申请工程监理甲级资质,人员只需达到乙级标准即可。也就是A类注册人员指数从25降到了15。
4.社会保障的征收。
自2019年1月1日起,社保费用由税务机关征收,要求施工企业为其员工缴纳长期社保,并保证社保与注册公司证明一致,以证明这些员工确实属于公司,而非“挂靠”。
因此,接下来,建筑企业要认真检查自己的社保相关情况,尤其是那些想申请和升级资质的企业,一定不能在人员社保方面留下隐患,否则,不仅不能申请和升级资质,还可能面临一年或三年内不能再次申报或升级资质的处罚。